恍然如夢入仙境——桂林陽朔風光、世外桃源(二)
時間:2011-03-29 來源:766旅行網 作者:zz 點擊:
次
世外桃源是首批國家4A級景點,這里有與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描繪情景極其吻合的天然景觀,充滿了怡人的自然情趣和豐富的文化內蘊。難怪有游人提詩贊日:“秦人古洞何處是,陽朔世外有桃源。”
聞名中外的世外桃源是根據《桃花源記》中的桃源美景并結合了當地田園風光所設計開發的旅游景區。
來到世外桃源,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當時農戶所使用的一種灌溉工具—水轉筒車。它始于戰國,興于隋唐,工作原理是借助水力推動筒輪,竹筒自然兜水,循槽而上,自高處將水倒入水槽中灌溉農田。這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不僅省時省力,而且環保經濟。此外,世外桃源,是集自然佳境、人文景觀、田園風格為一體、具有濃厚民間風格和民族氣息的旅游景區。
步入園中,我們可以看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里面描繪的是一幅千百年來為后世追尋的與世無爭、人人皆豐衣足食的人間仙境。“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1600多年過去了,在21世紀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隨著一葉扁舟,你仍將會看到,居住在世外桃源中的村民都如陶淵明筆下描繪的秦人村民那般悠閑自在、快樂逍遙'在這青山綠水間忘塵世的紛爭,拋卻人間的煩惱。
接下來,你將看到岸邊這一系列木制建筑群。它們都是廣西侗族的建筑,因為它建在水上,所以被稱作“水鄉侗寨”。前面那條掛滿了少數民族服飾的長廊是民間作坊一條街,在里面匯集了廣西四大少數民族“侗、壯、苗、瑤”的各種手工藝品。而中間那座五層寶塔形建筑物,便是侗族最雄偉、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之一——鼓樓。鼓樓是侗族人集會議事、排解糾紛以及平時娛樂的場所。另一邊掛滿玉米和高梁的兩層建筑是侗族最典型的建筑花樓,上層是用來住人的,下層用來堆放雜物和圈養家禽。
船行前方,一座小巧玲瓏非常別致的小閣樓便進入了我們的視野,里面的小姑娘優美的舞姿把四周的山水點綴得更加生動,姑娘們伴著壯族小伙子們輕揚的鼓聲,跳著她們自編自導的點扇舞歡迎著前來賞玩的客人。懸梁柱上掛著兩個很大的繡球,那繡球就是壯族吉祥的代表和愛情的象征,是壯族姑娘親手所繡的,由12片花瓣形的絹絲組成一個圓球。12片花瓣,分別代表著一年中的12個月份,在每片花瓣上她們都會繡上相應月份的代表性植物或動物,表示12個月,月月平安圓圓滿滿之意。由于壯族是一個稻作民族,民以食為天,所以壯族姑娘在制作繡球時,會在繡球里面放幾粒稻谷的種子,同時,壯族人最信奉生育之神——花神,在繡球里也會放上幾;ㄈ,代 表生生不息。當地村寨中人們往往互贈繡球,表示贈人如意(贈給夫妻,是祝福圓滿;贈給小孩,是祝福他成長;男女互贈,自然就代表愛情了)。
小船在綠絲綢一樣的湖面上裁波剪浪,悠然劃行,相信您的心也會像“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小鳥一樣歡欣與愜意,這湖的名字也跟小鳥有關,它叫“燕子湖”。燕子湖水冬夏不干涸,水源長流。它得名有兩個原因:一個從高空俯視下來,整個湖的形狀很像一只振翅高飛的燕子,另一個是因湖后面那一座山的山腳有一個巖}同,那里面棲息著許多燕子,每當春暖 花開的時節,這些燕子就會在這湖面上飛來飛去,久久徘徊不肯離去,所以得名為燕子湖。
桂林山水之所以冠甲天下,其中不外乎有了玉帶似的漓江,而世外桃源 之所以被稱為桂陽公路上一顆璀璨明珠,則是因為有了燕子湖。燕子湖雖沒有黃河的奔騰咆哮、也沒有長江的一瀉千里,卻有著南國女兒特有的靈秀之春暖氣。山為魂、水為魄,這夢幻般的湖水,托著我們的小船展開了這里10里的山水巨畫,無論霧 、晴嵐、山風、雨雪,世外桃源都有它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不知不覺中我們來到一個山村,這個山村因坐落在燕湖旁,所以得名為燕子山村。它始建于1737年,距今已有260多年的歷史,居住著40多戶人家。這里每家每戶的房檐底下都有一條長方形巢口,它有兩個作用:一是通風透氣采光;二是讓燕子方便出入,到每戶人家里搭窩建巢繁育后代。因為這里的村民都視燕子為吉祥鳥,哪戶人家飛入的燕子越多,哪家就越吉祥如意。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人”,說的仿佛就是燕子巖,巖洞全長120米,里面無任何燈光與人工修飾,純屬天然。進去便可以領略到大自然的神秘之美。靜下聲來,便可以聽到洞內小精靈為我們奏響的迎賓之歌。帶著我們的世紀夢,去尋訪夢中的桃花源吧。
這是燕子居住的巖洞,定有燕子王吧?在右前方有塊突出的大巖石,它形狀就如一只展翅欲飛的燕子,它便是燕子王。有燕子王的地方必有燕子王后。 在船行左前方下面那塊突出的巖石就是燕子王后了,嬌羞地露出半個頭,與燕子王隔河相望,眉目傳情,就如天上的牛郎織女一般。其實船行遠了后,您再回頭看,就會發現那什么也不像,這就是桂林洞奇石美之妙處了。
曲水泛舟,帶著好奇、期待與夢想穿過燕子巖,穿過時光隧道,去尋覓到我們夢中的桃花源。
“初極狹,才通船,船行數十米,豁然開朗,忽逢桃花林。”所見的桃花 林就如陶先生筆下所描繪的那般:“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其實這些桃花稱之為“四季桃”,又名“月月桃”,是稀有品種,只開花不結果, 只有生長在氣候暖和的地方,還要非常細心栽培才能存活下來的。
時間如此短暫,當您還在為美好事物贊嘆不已時,它已從您身邊悄悄溜走,時光隧道已將我們帶回原始時代了。聽!有號角聲,那就是生活在這里的土著人。這個民族的語言和我們不同,把“朋友”稱為“巴麥”。岸邊掛著的許多牛頭,就是他們的一種信仰,是財富與權力的象征。后面那些刻圖案的黑色柱子,便是他們的圖騰柱。
這兒的人是以黑為美的,最黑的小伙子稱為“黑馬王子”,最黑的姑娘稱為“黑珍珠”。后方有塊大石壁,上面刻著許多象形文字,記載著一天的勞作情況,這和我們現在所寫的日記是很相似的。這里有著“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的場景,在這個遠離喧囂的原始部落里保留著人類最古樸的民風,延續了人類最純潔的香火,承載著世俗人追尋了好久的夢,這個平靜美麗的桃花村不受社會沉浮所干擾,不為人心突變所侵蝕。善良的民族、古樸的民風與那純凈的青山秀水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人人都向往的世外桃源。
不知不覺中,已經穿出時光隧道,回到現實中了。船漸漸駛進燕子湖水最清的地方,下面的水草清晰可見。這個山村因村后那三座連成的大山,狀似古代文人墨客用來擱置毛筆的筆架,故得名為筆架山。相傳,清朝宰相陳宏謀乃廣西臨桂人氏,他文采出眾,但也曾幾次落榜,一天,他偶過此地,被燕湖風光所傾倒,就在此搭一草棚刻苦攻讀,不久榮登皇榜。由于匆忙上京,將筆架遺落此地,1372為這座山。這里的山村自然也就叫筆架山村了,村子歷史悠久,始建于l372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美。這里的村民所過的生活,仍如陶先生筆下所描述的與世無爭、自給自足、悠閑自得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雖然清苦,但也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高遠。
過了回龍橋,就到整個燕子湖水位最深的一個地方,深達8米。這兒也是魚最多、最肥的地方。如您喜歡釣魚,下次到這游玩時,可要帶上您精美的魚具哦!運氣好的話,說不定您還可以滿載而歸呢!在船行左前方的河岸 上,這一簇簇傍水而生的竹子叫鳳尾竹,原名黃竹。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說到:“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使人俗。,,我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史上,竹子素來被人們用來形容高風亮節、虛懷若谷、樸實無華、不苛求環境、默默地把綠蔭獻給大地,把財富獻給人民。因此,在燕湖旁的翠竹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陶冶和升華了人的高尚情操。
現在我們所來到的這個半圓形的湖,就是燕子湖的湖中湖——鏡湖。由于這湖平靜無波,湖水又很清轍,在陽光的照射下,就如一塊明鏡那般,清晰地將周圍的景物倒映其中,讓人有種“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的感覺。說到這湖中的水,它多來自于附近山泉,里面含有很多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對身體和肌膚是很有好處的。也由于這兒的水有很高的營養成份,所以種出的各種蔬菜非常鮮嫩,不用化肥灌溉,是天然的綠色食品。
放眼望去,綠色的是帥柚、而旁邊高大的就是板栗樹了。陽朔有四寶:沙田柚、板栗、金桔和柿餅,為首的就是沙田柚,由于柚子非常耐存,所以又有“天然水果罐頭”之稱。你可別小看這種農產品,除了可以吃身之外,柚子的皮還可以當菜吃,有補血養氣之功效,而它的種子也是種中藥,是治療糖尿病的有效藥物。
船行至此,從旁邊水路通過燕子巖洞到原始部落經過鏡湖又回到這個子山村。生活在這里的人雖然家境不富足,依然是粗茶淡飯,布衣茅舍,就其擁有的一方水土、一片藍天而言,他們是最富足的,生活中能體會勞作上的艱辛卻也有勞動的娛樂。
山不轉水在轉,水不轉入在轉。經過水鄉樓閣,船?慷柎a頭,通過“水鄉侗寨”的寨門進到里面參觀游覽。但過寨門有過寨門的規矩了。您要喝上一杯過寨酒。別怕,酒是糯米做的,很甜,不會醉人的哦。喝過酒之后,姑娘們說不定捏你耳朵、踩你腳,希望你不要介意,因為那是她們的習俗,表示喜歡你的意思。不過禮尚往來,你也可以回捏她們,回踩她們。
世外桃源,山悠悠,水悠悠,情更悠悠。讓喧燥的心靈在安詳而寧靜的桃源中澄清,物我兩忘。特別是原始部落和沿途風光與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湖光山色融合在一起,讓人流連忘返。 如果疲于大都市的忙碌生活,如果對于古代還保留著美好的向往,不妨到世外桃源來走走。
相信傳說,不如相信自己。世外桃源,別有洞天,期待你的到來。這里,是夢的天堂,是愛的呼喚!
本文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hattaran.com/glyjgl/3942.html